找到相关内容68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中国文化融合后的产果

    理学和明朝的心学)。理学,一方面是佛家的先导。如佛教曹洞宗先祖南岳石头希迁著有五百字的《参同契》,只是老子道德经的五千言的十分之一。他讲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讲万事万物的差别性与同一性是怎样相互联接、...》是儒家的,《道德经》是道家的、《心经》是佛家的。若说宋明理学主要是儒佛融合的产物,那么全真派的道教,就是道佛融合的产物。宋元之后,在“三教合一”新思潮的推动下,形成了“三教合一”这种新的带普遍性的...

    吴年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1861436.html
  • 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1)

    其他的文化,实际上并不影响结论。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易经》是科学的,《道德经》是讲辨证的。有多少种西方的学术理论,大概就有多少种类似的分析方法。无论这种方法试图肯定的内容是...[4]。这也被老子接受。《道德经》里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5]。这在二元对立论中,就是对立本体的共生性。  [1]:《道德经》, 第二十五章。  [2]...

    袁 学 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2061810.html
  • 慧净法师生平及佛道相争史实

    大振。大业初年,他来槐里寻访古迹,赶上县令杨宏召集佛道两家在智藏寺讲经论道。杨宏想想叫道士先讲《道德经》,慧净以即在佛寺,释家为主之由,争得先讲权。道士于永通在当地颇有名气,抢先立论说:“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我不知其名,而把它写作‘道’。”县令便叫慧净就此题开讲。慧净知道,老子《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于是反问道士:“有物混成,是因其为一体才谓混呢?还是因为不是一体才...

    慧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0274369.html
  • 大乘佛法简易解

    ”即此意也。“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佛经中无此语。“小”是有,“始”是空,“终”是不有不空,“顿”是即有即空,“圆”是不有而有、不空而空。上小始终顿圆五教义,查各佛经无有载及。以上两节皆由老子《道德经》脱胎而来,《道德经》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由真起妄,返妄归真。”佛经无此语,而是老子所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佛性比...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1988617.html
  • 天人损益论

    于原始。本老子所谓"日损"(《道德经》四十八章),我名此派哲学曰"损道"。其他一派则谓现在世界虽有不好,而比之过去,已为远胜;其所以仍有苦恼者,则以人尚未十分进步,而文明尚未臻极境也。吾人幸福,全在...

    冯友兰

    |哲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2032084349.html
  • 细节造差距:看日本人怎么工作

     ——老子(摘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

    转载

    |细节|爱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5/1907459349.html
  • 第三届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叶局长致辞

    中国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德经论坛”,赴美国四大城市和德国先后举办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中国政府倡“和”的努力。中国政府是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在中国宪法中确立了...

    【佚名】

    |致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6/08250910120.html
  • 叶小文:宗教与社会主义的难题如何破解?

    一块刻有《普陀山宣言》的碑,倡导“新六和”。去年,国际道德经论坛闭幕后,您写了篇文章,谈论“文化的回归和超越”。请问,在市场经济和人文精神发生冲突的今天,主办世界佛教论坛和道德经论坛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叶小文:高颂《道德经》,看上去是对传统的一次依恋,其实是大踏步走向现代、面向未来。对《道德经》的重新审视,是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全球化转化与重塑的一次努力。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

    佚名

    |破解|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06290221213.html
  • “我离上善有距离”

    口口相传,那么这个世界上肯定是阳光多了,而相对而言阴暗就少了,所以宣传慈善是值得大大提倡的。   潘玉哲认为慈善有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就是上善,道德经里有句箴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记者 王雪

    |慈善|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14065036290.html
  • 佛教的养生之道(四)

    是允许的。此外,抽烟、吸毒等亦能麻醉人的神经,危害身体,多数佛教徒都会自觉地予以拒绝,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中国古代的圣哲老子也注意到环境对人的行为及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在《道德经》中说:“...

    陈星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747755.html